Skip to content
永盛环保观察网
Menu
  • 首页
  • 生态保护
  • 大气治理
  • 污水治理
  • 固废治理
  • 废气处理
  • 过滤设备
Menu

让蓝色引擎动力更澎湃

Posted on 2024年10月21日

近日,我国海上压力最高的天然气开发井“深海一号”二期项目完成首船原油外输。这一项目的顺利投产,表明我国在深水高压钻完井技术领域进入世界领先行列,完全攻克深水高压油气藏开发这一世界级难题。 我国海洋科技创新,正在进入快车道。今年以来,多项令人瞩目的创新成果问世。全球首个漂浮式风渔融合项目“国能共享号”平台投产、全球首台18兆瓦海上风电机组成功吊装、智能软体仿生鱼“文鳐”诞生……海洋科技与装备的新突破,推动海洋能、海洋医药、海洋油气等海洋产业迅速发展,打开了一片蔚蓝色的经济新空间。 随着产业向新、向绿、向智步伐不断加快,我国海洋经济内涵变得更加丰富。养殖、风电等产业由近海走向深远海,用海模式由平面向立体和复合利用转变,“蓝色引擎”动力愈发澎湃。自然资源部发布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海洋生产总值4.9万亿元,同比增长5.6%,高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速0.6个百分点。海洋经济呈现量质齐升的良好态势,已成长为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源。 也要看到,我国海洋经济发展还面临不少挑战,如一些关键核心技术亟待突破,部分关键设备还依赖进口等。进一步推动海洋开发向深度和广度进军,必须在守牢生态安全边界的前提下,加快发展海洋新质生产力,全面提高海洋资源利用效率,不断开辟新赛道、塑造新优势。 向海洋进军,要着力实施“科技兴海”战略,努力突破制约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和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科技瓶颈。自然资源部围绕国内部分涉海企业的调查结果显示,今年上半年,分别有68.6%的企业的研发经费和70.4%的企业的研发人员数量实现同比增长,超八成海洋电力业企业实现研发经费和研发人员数量双增长。聚焦关键技术自主研发,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和人才培育力度,促进海洋开发方式向循环利用型转变,努力构建人海和谐的海洋生态环境,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有了坚实的依托。 更好实现海洋经济发展的新旧动能转换,还要加快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以场景创新带动产业落地,为催生新质生产力创造条件。从海洋微生物中提取抗肿瘤先导化合物,带动海洋药用生物资源周边产业共同发展;以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重塑海洋牧场,打造智慧渔业“海上粮仓”;把深远海养殖、种苗繁育、旅游观光结合起来,开拓新的产业增长点……一些地方的实践探索表明,统筹强化海域资源要素供给,推动产学研创新要素集聚成势,必能在多重目标中寻求和实现高水平安全和高质量发展的良性互动。 从生物资源、油气资源、矿产资源到可再生能源,蔚蓝大海蕴藏着丰厚宝藏,是高质量发展战略要地。随着科技快速发展、我国经略海洋能力不断增强,进一步健全海洋资源开发保护制度,优化海洋空间布局,加快挺进产业新蓝海,建设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我们一定能守护好蓝色家园,推动海洋经济绿色发展,让浩瀚海洋造福当下、惠及子孙。

标签: 关于保护环境的论文 、 个人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 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 、 在为生态保护 、 如何保护生态

推荐文章

  • 嘉兴经开区用生态底色绘就未来图景
  • 各路天命人带火丽水大漈乡
  • 南通通州探索环评排污许可两证齐发
  • 南通通州打好优化营商环境 组合拳
  • 南昌安义深入推进四个提升绿色低碳全民行动
  • 千岛湖生物多样性体验地世界浮游生物观测站千岛湖分站启用
  • 十五五期间如何推动矿山污染防治成效更上新台阶
  • 北京顺义开展重点项目审批一对一精准高效服务
  • 冲刺四季度 多地挂图作战拼经济
  • 兰溪纺织印染行业清洁生产审核创新试点成为首批通过国家评估项目

分类

  • 生态保护
  • 大气治理
  • 污水治理
  • 固废治理
  • 废气处理
  • 过滤设备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5 焦作市永盛智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豫ICP备2023023734号-20